不是所有地方的明前茶都可以稱為
一杯好茶
這里群山連綿,高山聳立,松竹為伴,茶梯層疊,山被茶包裹著,茶將山浸潤著。當大地越過寒冬,迎來春天第一縷陽光時,高山被染上了最溫潤的綠色,翠綠的茶樹枝頭上,一點點嫩綠的新芽點綴,層層疊疊,如蒼翠星河,落入米倉仙境。 這里是廣元旺蒼縣米倉山。
米倉山地區(qū)產茶、制茶的歷史悠久,漢王劉邦時期,就被定為朝廷貢茶;后諸葛孔明屯軍米倉山,因所產茶惠澤萬民,民眾感其德,遂以“米倉山茶”名之;直至唐代女皇武則天作詩品茗,唯愛高陽茶,至此,米倉山茶在當地一代又一代延續(xù)傳承的茶農家庭中,成為了支柱性的農作物。
何渡的家鄉(xiāng),米倉山,位于中國大陸南北地理和氣候以及生態(tài)的過渡帶,擁有著適宜種植茶葉的多種需求條件,無污染的土壤更是產好茶的第一保障。帶著濃濃的鄉(xiāng)愁,2008年,何渡結束在外打工,回鄉(xiāng)種茶。
在何渡流轉的一百三十畝的茶園里,茶樹錯落有致又整齊劃一,春天是綠茶的天下,一陣春風路過,今年,米倉山鮮嫩的綠茶蘇醒了。
春雨淅瀝中茶芽含苞待采,芽頭味道最是鮮美。一到春暖,這些茶尖就冒出一枚枚嫩綠茶梢,待到稍稍具備了茶葉的雛形,就等著被慧眼識珠的老練茶農及時采摘。
一問
從08年至今,何渡種植茶葉的方式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從曾經低成本傳統(tǒng)種茶方式,到如今高成本無公害種植,何渡經歷了什么?什么事或者什么人讓這個米倉山傳統(tǒng)種植茶葉的茶農轉變了思想?
文化是米倉山茶的靠山與底蘊,品質是米倉山茶的保證與王牌,產業(yè)若盲目發(fā)展,品質將會被毀于一旦,加快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堅持標準,提高品質,作出品牌,道出文化,米倉山茶產業(yè)需要一位破壁者。
頭茶的生產制作,是每年最關鍵的一環(huán)。茶葉因每年氣候、溫度等因素的差別,本身的狀態(tài)也會有所差異,從而每年制茶的每項標準也將受到影響。
每一年,頭茶制作的那幾天,米倉山制茶廠房內,忙碌又緊張的氣氛總是與煙氣共同縈繞其中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標準隨時都在被重新定義,每一次出鍋的茶葉也都需要進行審評,它們的生殺大權全都掌握在廠里核心技術人員手中。
二問
受愛茶人追捧的明前茶生產時,在米倉山,有哪些環(huán)節(jié)最受關注?米倉山茶葉想呈現給愛茶人怎么樣的茶滋味?
整合米倉山茶業(yè)群體,規(guī)范產業(yè)發(fā)展道路,打破產業(yè)界限。經過自然輪回的多個春日更迭,米倉山茶這個公共區(qū)域品牌開始在市場發(fā)光,其中包括了雀舌、扁茶、子竹等綠茶品種,同時,在整個米倉山茶園里,有一種異色茶樹穿插種植在綠茶海洋中,黃澄澄的,格外引人注意,這便是有著“杯中黃金葉”美譽的廣元黃茶。
黃茶,茶樹生長的芽葉自然顯露黃色,具有葉色金黃、葉底嫩黃、茶湯鵝黃,葉黃素、胡蘿卜素、氨基酸含量高的“三黃三高”獨特品質。
一兩黃金,一兩茶,被業(yè)界譽為“茶中大熊貓”的黃茶,在米倉山茶葉種植總面積21.5萬畝中,占比不大,僅有2.1萬畝,但它7倍于綠茶產生的經濟效益,為米倉山茶這塊金字招牌更鑲上了一層金邊。
三問
廣元黃茶還有一高,價格高,高至每斤8800元,這里不是中國黃茶的原產地,它憑什么能夠有如此大的價值?它有市場嗎?在米倉山,黃茶是如何可以突飛猛進的發(fā)展至此的?
一壺清茗,一縷神思,看山品茶,染得衣清香。作為曾經川陜革命根據地后期首府、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(fā)戰(zhàn)略集結之地,旺蒼不僅紅色旅游文化資源豐富,綠色的茶山,金色的黃茶也為這片土地添上了色彩的魅力,紅色旺蒼、中國茶鄉(xiāng),米倉山茶在這個山谷綻放出金色光芒,推動著產業(yè)興旺,助力著茶農生活富裕,為鄉(xiāng)村振興勾勒出一副美好畫卷。
來源:廣元文廣旅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